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、銜鐵、彈簧、動觸頭和靜觸頭組成。通常一個電磁繼電器有兩個電路,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。低壓控制電路包括電磁繼電器線圈、低壓電源和開關。高壓工作電路包括高壓電源、電機和電磁繼電器的觸點。
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,主要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。接通低壓控制電路中的電源,電流通過電磁鐵的線圈產生磁場。然后銜鐵產生吸力使動觸頭和靜觸頭接觸。至此工作電路通電,電機開始工作。當低壓控制電路斷電時,線圈中的電流消失,銜鐵在彈簧的作用下將動觸頭和靜觸頭分開。工作電路斷開,電機停止工作。
一般來說,電磁繼電器用電磁鐵控制工作電路的“開”或“關”狀態。當在線圈兩端施加電壓時,線圈會通有電流并產生電磁效應。電磁鐵克服彈簧的拉力將銜鐵吸引到鐵芯上,從而將銜鐵的動觸頭拉向靜觸頭(常開觸頭,或NO)。斷電時,電磁鐵的吸引力消失,銜鐵在彈簧的拉力下恢復原位,使動觸點從靜觸點(常閉觸點或NC)中釋放出來。拉動和釋放用于控制電路的打開和關閉。
如何測試電磁繼電器?
了解了電磁繼電器的工作特性后,學習如何測試電子病歷真的很有幫助,這樣你就可以判斷電磁繼電器是否良好,或者檢查電子病歷是否有問題?
1.測試線圈電阻
用萬用表測量繼電器線圈的電阻,判斷線圈是否處于開路狀態。繼電器線圈的電阻與其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密切相關。線圈的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可以根據它的電阻來計算。
2.測試接觸電阻
將萬用表調到電阻模式,用它來測量常閉觸點和動觸點的電阻。他們的阻力應該是零。如果電阻不穩定或大于該值,則說明接觸處于接觸不良的狀態。如果常開觸點和活動觸點的電阻出現無窮大,則判斷為觸點粘連。通過這種方式,用戶可以區分哪一個是常閉觸點,哪一個是常開觸點以及繼電器是否完好(尤其是使用過的繼電器)。
3.測試吸合電壓和吸合電流
將可調穩壓電源連接到繼電器,并為繼電器輸入一組電壓。此外,將電流表連接到電源電路進行監控。慢慢調高電壓,當聽到繼電器吸合聲音時,記下吸合電壓和電流。為了準確,請嘗試更多次并計算其平均值。
4.測試釋放電壓和釋放電流
按上述方法進行測試。當繼電器吸合時,逐漸降低電源電壓。當再次聽到繼電器的釋放聲音時,記下電壓和電流。一般繼電器的釋放電壓為吸合電壓的10-50%。如果釋放電壓過低(低于吸合電壓的1/10)將無法正常工作。會對電路的穩定性和運行的可靠性產生負面影響。